锦鲤鱼什么季节繁殖?
繁殖的时机,取决于水温的高低。 当环境温度在23℃以下时,锦鲤的雌雄亲体性腺不能成熟;当温度高于25℃以上时,会造成卵的死亡或幼体的畸形。只有当水温保持在20~25℃之间时,才能正常繁殖。 自然条件下的锦鲤鱼都是在春季进行繁殖的。但通过人工调控设施,使水温保持恒定在适宜的范围,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繁殖,而且可以控制性别比例(雌雄比例约为1.5:1)和孵化时间,达到理想的繁育效果。
一、选鱼 选择体质健壮、色彩艳丽、体型匀称的鱼作为亲鱼。对于准备做母鱼的锦鲤鱼,要挑选腹部的乳房隆起度合适的,太小的不容易产卵,太大的则可能造成难产。而准备做公鱼的苗种,则要挑选游姿洒脱、体形修长且身体侧扁的,这样的公鱼才漂亮。还要仔细检查亲鱼体表是否光滑,颜色是否均匀,有无外伤等,有问题的亲鱼应及时淘汰。 二、控温 对于需要繁殖的亲鱼,将养殖池的温度调整到24℃左右,并用加温设备保持恒温。当然,如果是自然升温,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使用加热棒等工具来提升温度,则可以快速完成。
三、准备产箱 在缸中放置几个水草叶片,再提供少量食物(主要是植物碎屑)给亲鱼食用,起到模拟自然界生活环境的作用。 四、催产 注射激素是促进锦鲤鱼繁殖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使用的药物包括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使用药剂前,应仔细核对药品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五、繁殖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正式繁殖。把已经注射了药物的亲鱼放入产箱内,此时可以看到亲鱼慢慢沉入池底,并排出体内粪便等废物。大约过7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看到卵和精子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这时要及时捞取,并进行孵化操作。 六、孵化的管理 当受精卵经过24小时的休眠期后,将进入孵化阶段。这个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虫的成活率。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七、幼虫的培育 当幼虫孵化出来后,应将之转移到新的容器中培养。首先注意调整pH值到8.4左右,并注入新水,然后逐步加入粉末活性炭,以吸附掉水中剩余的游离激素。经过6个小时左右的吸附过程,基本可以做到完全脱毒。之后即可投饵培养。刚开始时可投喂轮虫等高蛋白饵料,3天后便可喂以蛋黄水。随着幼虫的生长,需及时增加营养成分的浓度,同时注意定期更换新水,并逐渐减少活性炭的使用量直至停止。 一般经1周左右的培养,幼虫能顺利进入稚鱼阶段。此时的幼虫大小如绿豆,全身透明,背部及头部黑褐色,进食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