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的中亚有性格吗?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团队做过一次三个月的亚丁湾护航训练,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 先说结论,人的性格在小时候和青年期形成的性格特征是具有稳定性的,在四个月的航渡中,即便受到了严重艰苦考验的人的性格也不会有质的改变;但是不排除在长时间的特定环境下,个人会培养起某种特定的性格特质。
先讲一个和性格有关的小故事: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有位老船长脾气暴躁,经常骂人骂娘,甚至打人。一开始大家都很怕他,后来大家发现,只要不违反他的原则性,一些生活上的小瑕疵,如被子没叠好、内务不好等等,他都不在意,也就不去深究了。久而久之,大家在生活上开始不拘小节起来——只要不是大错误,老船长都不深究。大家慢慢变得活泼了起来(对于军人来说,这是不容易的),也亲近了不少。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个道理:第一,性格是有稳定性,但在特殊情况下,人在长期的压力下会转变自己的适应性性格;第二,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当环境宽松时,人们的天性就会显露出来。 再来说说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四艘军舰上的。某夜,两艘军舰在海上航行时,由于指挥失误,导致一艘军舰冲撞了另一艘军舰。事故发生后,指挥官立即赶到出事舰只上进行调查和处置。刚到舰桥,就听见水手长在向舵手抱怨:“都是你在瞎晃悠,我的方向感应哪里去了!?” “都是你转得不够,我都要晕船啦!” “要不是你胡乱指挥,我们会撞上吗?” 原来,在两艘军舰并排行驶时,因前方领航舰只的航速比后面的军舰的快,导致后边的军舰跟随时产生偏移而撞上了前面军舰的尾部。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水手长还气鼓鼓地指控道:“就是你对向错,才把我们带进沟里的!” 其实,导致事故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所谓的“盲目操作”或是“指挥失误”,而是因为两艘军舰并排行驶,存在相互干扰导致的不安全因素,违反了航行规则。
这件事情引发了团队内部的大讨论,有些战士认为应该保持沉默,以免自找苦吃;有的则主张承认错误,态度良好就可以得到谅解。最后,领导经过权衡,让大家按照后者去做。果然,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通过对上述两件事的分析可以看出来,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可塑性。在外界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个体往往能够做出让人吃惊的改变。那些企图通过磨练意志力、承受痛苦来改变命运的人,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样的锤炼必然是不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