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呕吐怎么回事?

应仙富应仙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疫苗不会引起呕吐,这种情况应该是偶合反应(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大都是轻度、短暂的症状。但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较严重的反应,特别是接种了灭活新冠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的概率低于1%,大多数人都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不适症状。 如果真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最好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确认原因后对症处理。 目前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是通过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而起到预防作用。这种杀死的微生物不能继续在体内繁殖,因此不存在感染的问题;但由于微生物体内具有被杀灭的毒素,会刺激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如果这些抗体达到一定剂量,就可能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 所以,一般来讲,疫苗引起的过敏症状都不严重,而且大多不影响日常的活动。

但是,也有个例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心慌乏力,甚至会发生昏迷。这时需要迅速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等情况,还需要紧急实施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应用,以挽救生命。 但大家也不用对过敏反应过于担心,因为目前的疫苗都在严格监控下进行研制,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比较低。 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后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少数人在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度红肿、疼痛、硬结,这些通过局部热敷都是可以缓解的。另外,也有一些人会出现一过性的发热、乏力、头晕、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在2-3天后自行缓解。

卞运忠卞运忠优质答主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调整总体方案的通知”,决定停止使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2019年1月起,所有年龄组人群使用二价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

脊灰疫苗由“糖丸”变为注射

2016年5月1日,我国开始将脊灰疫苗由每剂次1粒糖丸改为1滴剂型后,“1针+3滴”,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正式“启航”。通知中明确,2019年1月起,我国内陆地区2月龄、3月龄、4月龄以及18月龄儿童,各接种1剂IPV,也就是要接种4次IPV(共4针)。

IPV是注射型脊灰减毒疫苗,脊灰疫苗由“糖丸”变为注射这个调整是脊灰疫苗控制策略的需要。脊灰病毒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三个血清型,人对三种脊灰病毒都容易感染,感染其中任何一型病毒后可获该型终身免疫,但对其他型病毒仍易感。IPV是灭活脊灰病毒疫苗,对肠道病毒血清型71(EV71)有一定的中和和保护作用,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且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人群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