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打三针疫苗?
给狗子注射的针剂,包括狂犬疫苗和传染病疫苗,都需要在注射后3个月左右进行抗体检测,判断抗体水平是否达到足够的保护力。如果检测显示抗体水平不足,则应及时加强免疫(注射一针疫苗加三针抗体),直到抗体水平合格为止。
一般来讲,犬瘟热、传染性肝炎和副流感这三种疾病的疫苗接种程序为:
1. 接种3次,每次间隔1个月以上;
2. 接种第4次疫苗后,间隔5天以上,检查血清抗体水平。(建议每年都测,如果一直不打,则第一年测,第三年打) 注射疫苗后,一般7天左右会产生抗体,部分狗狗首次免疫会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抗体产生不足,此时应及时补强免疫。否则一旦感染相应疾病,疫苗的生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作用。 对于狂犬病疫苗来说,由于是病毒类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抗体不存在有效期问题,因此只要狗狗没有患病且身体机能正常,定期注射该疫苗即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许多家长已经按时给宠物注射了疫苗,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宠物感染传染性疾病,其原因在于:
① 接种疫苗后3~4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约60%左右的宠物在疫苗有效期满后无法对抗病原体;
② 注射疫苗前应先进行检查,确保宠物身体健康无明显缺陷(特别是缺乏某种蛋白酶而导致的对某类病菌的不易感性);
③ 并非长期注射疫苗就能保持体内抗体水平的稳定,还应结合具体的免疫程序及时注射增强剂才有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