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耳朵竖着为什么?
狗狗的耳朵竖起来,其实和人类的耳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用来收集声音信号的。 狗狗的听力是人类的四倍,它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主人喊它们的名字、路过车辆的声音、远处传来的狗叫声甚至是主人无意说的“开饭啦”它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所以,当它听见不感兴趣的声音时,比如主人的脚指甲缝里发出的“咔哒”声,它们也会装作听不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而当听见自己感兴趣的声音时,如主人大叫它的名字或者扔给它爱吃的食物时,它们便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想要测试狗狗的灵敏度如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一根筷子戳你的脚趾,然后观察狗狗的反应。如果它马上垂下头,说明它的听力很好。当然也可以试试拿一块肉在它面前晃悠,看它是不是会追着这块肉跑。
除了敏锐的听觉,狗狗还有极强的嗅觉。虽然人类鼻子能辨认大约1000种气味,而狗狗鼻子能辨别大约100万种!所以,对于它们来说,世界上除了“臭”,还是“臭”。 举个例子:假如你刚收拾好一屋的垃圾,正打算放进垃圾桶的时候,狗狗跑了过来....
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中驯化而来的,目前最可信的观点认为在欧洲和东亚地区独立驯化了两次,两次驯化事件都发生在1.5到4万年前,之后不同地域的狗互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家犬。驯化过程使得狗在皮毛颜色、外貌、习性上与狼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并且在行为上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与人类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由于狗的驯化和人类农耕时期高度重合,两者都是在早期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的,因此人类学家也怀疑狗的驯化可能推动了农业革命的发生。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狗始终是人类的重要帮手和陪伴者,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之一。
人们在养狗时会发现狗的耳朵存在一系列形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来源于不同品种的选育。在20世纪的短短一百年期间,人们通过近亲繁殖和特定性状的选择培育了300多个狗的品种,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1万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狗品种自然衍生的水平,因此20世纪内衍生的这些品种在基因组上往往非常接近。尽管如此,目前人类培育的这些狗的品种在体形和性状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耳形就是差异最明显的性状之一。狼和早期的狗都是直立耳,但是在后来的品种选择过程中人们培育了很多半耷耳、全耷耳的品种,也有人工将达尔马西亚犬这样的耷耳犬用手术和绳扣改变成为直立耳。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24只不同品种的狗的耳朵分成“直立耳”和“耷耳”两类,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方法鉴定在两类群体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组区域,找到了一个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600kb(千碱基对)区域是控制耳形的主效位点。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这600kb内包含多个与软组织发育相关的基因,可能影响耳骨和皮下软组织的发育。这个区域内的一个187kb长的片段在直立耳群体中呈现高度的纯合,而在耷耳群体中高度杂合;这个187kb片段内的一个52kb小片段上没有注释蛋白编码基因,这个区域与一个处在超过200kb外的sox10基因(参与耳朵和皮肤发育)存在长距离的相互作用。研究者把52kb片断转入老鼠的内耳细胞和小鼠的胚胎中,发现该片段会抑制sox10的表达。因此这个52kb片段上的序列可能通过与远处的sox10启动子区相互作用来抑制基因表达,这个52kb片段的存在会造成耷耳表型。同时,在耷耳犬中,与该52kb片段连锁的外显子区域存在一个与耳骨发育相关的COL17A1基因。综合以上结果,研究者认为:该600kb区域内的位点通过抑制sox10的表达影响皮肤发育,同时该187kb片段内的其他区域影响耳骨的发育,使得耳朵从直立转为耷拉下来。
这项研究只在一群相对狭小的群体中进行,所鉴定的位点只能够解释一小部分直立耳与耷耳的差异,仍然有部分直立耳和耷耳犬的序列与此不符,所以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对这一位点与狼的序列做进一步比较,将有助于理解狼的耳朵为什么会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