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猫身上有跳蚤怎么办?
首先,要确定小猫是否有虫! 确认方法很简单,用手轻轻挠一下小猫的脖子,如果很快发现有黑色的虫子爬出来(如图),那就证明猫咪体内有虫了。 如果发现黑色虫子,接下来就需要给猫咪做体内外驱虫了。 体内驱虫主要是驱线虫和绦虫,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甲砜霉素等,这些药物对蛔目、吸虫目的寄生虫均有杀灭功效; 体外驱虫主要预防寄生虫性皮炎,常见的外用药主要有杀鼠酯、敌百虫以及福莱恩等。 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猫咪,建议立即服用以上药物治疗,同时使用除虫沐浴露清洗患处,然后用吹风机将毛发彻底吹干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注意防止液体药剂误入眼睛或者伤口处,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至于如何预防寄生虫的再次感染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老鼠!另外,要做好定期驱虫的工作,一般每月一次预防性地内服外用药品,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蛔目寄生虫可以通过粪口传播的方式传染给人,因此对于成年猫咪要经常进行内服药驱虫,防止人体中毒。
而刚出生的婴儿尽量不要接触小猫,特别是不要直接用手抚摸小猫或给它喂饭。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了寄生虫,有可能将寄生虫传染给小宝宝,所以在孕期及哺乳期应该及时给母猫进行治疗。 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猫咪体内的寄生虫都会消亡殆尽,这时便可停用药物。为巩固疗效,在停药后一周左右,最好再给猫咪进行一次粪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