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指甲又叫什么手术?
我们给婴儿剪指甲,一般都用“拔甲术”这个词儿。 不过这个术语是外科医生们专用的,在老百姓眼里,拔甲术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手术——毕竟要动刀子啊!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用“修剪指甲”来代替“拔甲术”。 但我们有时候也采用“拔甲术”这个词儿。比如对某些特定的疾病,如肉瘤、嵌甲(脚大拇指甲一侧的甲肉向外生长,长到肉里去)等,我们需要把长了肉瘤或者长了嵌甲的那块指甲拔除,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用“拔甲术”这个词儿了。 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修剪指甲”。
那为什么“修指甲”这个词儿用得那么多呢? 这是因为人们经常弄不清楚到底要不要给婴幼儿剪指甲。 因为婴幼儿的皮肤特别娇嫩,若是我们动手去给宝宝剪指甲,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害到宝宝。况且宝宝的动作发展也是从四肢末端开始的,2岁前的宝宝还不会自己剪指甲。所以这时就需要我们帮他修剪。
但怎么帮呢?我们不可能真的一直帮着孩子修剪他自己的指甲,这样是很不科学的。我们采用了“修”指甲的做法,也就是轻轻地把宝宝的指甲边沿磨平、磨短一些。这样做既不会伤到宝宝,也能达到剪指甲的目的。
当然有些情况需要特殊对待。 如果发现宝宝的指甲旁有倒刺,我们首先要处理的并不是指甲,而是这些倒刺。处理倒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锋利的指甲刀平剪掉倒刺。千万不要硬扯,特别是不要像刮胡子一样刮倒刺。因为手指皮肤十分嫩薄,这样容易弄破皮肤,使指甲周围组织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严重时可能发生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 如果发现有宝宝手指甲边上长了肉瘤,我们也不要急着为宝宝“拔甲”,首先应该请儿科医生诊断,看看是不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眼(就是长在指甲边的角质层增厚);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鸡眼,我们就可以采用剪指甲、修指甲的方式,把手指甲边缘的增生物剪掉。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刀片去抠,这样可能会弄破感染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