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病怎么排除?
养鱼先养水,这是养殖热带鱼的首要条件。 你的缸小,如果做外挂过滤的话,你的鱼缸应该只有40cm*50cm大小吧,那么,滤筒的容积不要超过150L(因为要算上滤筒里面过滤棉的厚度),否则的话,水容易浑浊。 如果你做过生化过滤,开缸已经有一周以上的时间了,那应该可以放鱼了;如果没有做过或者时间不够,最好再延迟几天,尤其是你这条鱼比较特殊的品种。 放鱼之前,仔细清洗鱼缸,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在鱼缸里种植少量水草的同时,放入一些洗净的砂石,这样做是为了给鱼儿提供躲避的场所和天然的食物来源。然后按照1:1的比例溶解甲醛和高锰酸钾,全缸遍洒,这样既可以给新鱼消毒,又可以氧化水中残余氯元素,加快水体自我净化。
接下来就可以放鱼了,放鱼的时候要注意:一条一条慢慢放,并尽量让每条鱼的体表都沾到氧气,避免鱼儿之间相互咬伤。 饲养热带鱼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定期给它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由于热带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投喂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热带鱼能否健康生长、是否能够持久存活。若是喂养不当,就很容易引发疾病。所以科学投食也是预防热带鱼生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一步:确定鱼是否确实患病
当鱼体外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活动力差、厌食、静卧或悬浮时,要确定鱼是否患病,可将水族箱中的水温提高2℃,并投喂鱼虫或丰年虾活食3~5天,如果鱼的状态能逐步恢复,则以前所观察到的症状极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环境不良所引起的假病状。
第二步:确定病因
当确定鱼确实患病后,要分析鱼的患病病因,是由于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还是由于营养、环境不良等非病原体因素导致。非病原体因素导致的病症一般在改善营养或环境后能得到改善或痊愈。
第三步:确诊鱼的疾病
经过以上两步确认鱼确实患病且病因是病原体的因素引起的。由于病原体的种类不同,治疗方法差别较大,甚至相反,所以必须确诊鱼所患的疾病。确诊疾病可从鱼的体表症状、患病部位、病原体形态等几方面着手。
如果体表症状较为典型、病原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明确,则较易确定鱼病,治疗也较易见效。如果仅局部症状典型、其它症状不典型、病原体不易获得或个体过小观察形态难以确定,则很难确诊,治疗时应根据经验和患病可能依次使用各种药物治疗,一旦用药确定有效,则应进一步施治直至痊愈。对于那些病情严重如烂鰓严重、全身充血、尾柄处发白等症状的鱼,一般可认为是难以治愈的重病鱼应予捉出单独治疗或淘汰,以免病鱼传染其它鱼或因治疗用药危害群体的正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