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胡子都长在哪里?

蓬馨昕蓬馨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我正好前段时间研究了这个课题,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胡须? 狗的胡须(mustache)是生长在嘴巴周围等位置的毛发,而唇毛(beard)是指长在嘴唇上的毛发。虽然这些部位都属于修饰髯毛(beard)的范畴。 但一般我们常说的“胡须”其实是指颌部的髯毛(whiskers)。由于这些部位的毛发形状和功能都很相似,所以常常被归为一类。 图1. 不同部位犬科的胡子。 图片引自文献[7] 下图显示的是不同部位犬科动物的胡子。其中,雄狮、狼和豺的下巴都是没有胡子的(光秃秃的);而雄猩猩、大猿和黑猩猩的下巴则有着浓密的胡子。

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这8种动物成年状态下的胡子,而其中一些物种的幼体却是长着浓密下巴胡子的。比如黑猩猩(图3a)、倭黑猩猩(图3e)和大猿(图3g),它们的幼崽在出生时下巴都有胡子,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脱落,到成年的时候消失不见。也就是说在这些动物中,胡须可能是一种青春期才出现的第二性征。

图2. 不同性别同一物种的胡子。 a)雄性黑猩猩 b)雌性黑猩猩 c)雄性大猿 d)雌性大猿 e)雄性倭黑猩猩 f)雌性倭黑猩猩 g)雄性黑猩猩 h)雌性黑猩猩 i)雄性大猿 j)雌性大猿 k)雄性倭黑猩猩 l)雌性倭黑猩猩 m)雄性黑猩猩 n)雌性黑猩猩 o)雄性大猿 p)雌性大猿 q)雄性倭黑猩猩 r)雌性倭黑猩猩 图片引自文献[9] 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图1中展示的狐狸和獾没有明显的下巴胡子--因为这些物种的雄性和雌性都不存在第二性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下巴胡子这种第二性征只有部分犬形目动物具有。

接下来我们看看影响胡子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当然是有基因作靠山,遗传因素对于是否长胡子以及如何长胡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亲代与子代、同性别个体之间的胡子状况来推测基因的作用方式。 生长激素、雄性激素(如睾酮)和维生素D都可能参与调控犬类胡须的生长。

例如,给雌鼠注射雄性激素后,其下巴胡须的数量会有显著增加;而给雄鼠注射少量雌性激素后,其下巴胡须也有少量的增多[6]。 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能够促进啮齿目动物下颌角及唇部毛发(包括胡子)的生长,而IGF-II则没有此作用 [2]。而另一种蛋白质—表皮生长因子(EGF)也能刺激皮肤及毛发的再生。

除了上述因素外,环境变化也可能造成胡子数量的波动。有研究者发现,当小鼠转移到新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其下巴胡须会突然增多,然后保持恒定[6]。这可能是由于新环境下,老鼠的压力增加了体内睾酮的水平从而促进了胡子生长。 以上我们从遗传、激素等方面讨论了影响胡子生长因素。那是不是所有的物种(或者所有的雌雄个体)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呢?答案是未必! 以人类为例,虽然人体皮肤也有一定的分泌雄性激素的能力,但是人体对雄激素的敏感性是非常低的[5]。而且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脸部绒毛已经逐渐消退,因此不管是雄性激素还是雌激素都不会对人类的脸部(包括胡子区域)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