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大的猫咪不拉屎怎么办?
一满月的小奶猫一直不排便,可能是体内有蛔虫,驱虫一下就好了,我家的两个猫都是首月内的肚子上蛔虫很明显,体内蛔虫寄生虫多是由于不注意卫生造成的,母猫传染给小猫的,公猫不可能有蛔虫的,蛔虫多数是在猫的肠道内的,少数可在胃及十二指肠,蛔虫有口器,即口颚,用以吸吮,幼虫成熟的阶段分为蛔期,毛蠕期和十二指肠虫期,蛔虫的生活史是复杂的,受精的蛔虫卵在十二指肠或胆囊内发育,母体形成虫卵,虫卵不断排出,通过脐带来回到肠道内发育,蛔虫病普遍存在,并广泛传播,所以要注意卫生预防的,下面说说有蛔虫的症状:
症状:大量蛔虫感染时,可引起急性肠蛔虫病,感染性蛔虫病,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泻为黄色或灰黄色,稀薄水样或蛋花样,混有少量黏液,有时有粘液脓性物质,肛门有毒黏液附着。重症感染者可能有白陶土样大便,或者是砖红色浑浊大便,有时大便带有轻度的腥臭味,粪便寄生虫检查可见蛔虫卵。腹腔内有蛔虫游动,胃肠张力减弱,敏感性增高,可引起脘腹疼痛,食欲不振,甚至腹泻等临床表现。
体征:一般情况良好,部分患者可有体征,但无明显炎症迹象,肠蛔虫病可有腹部绞痛,腹部膨胀,肠型及肠蠕动波动感觉,右下腹部可有扣痛,蛔虫病还可引起结核病,肿瘤,肝脏疾患,血液病,腹膜炎,胃下垂等。
由于蛔虫病传染性强,而且虫体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吸收人体的营养,会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发育不好,蛔虫病的症状还与寄生虫数量和寄生部位有关,数量多,症状重,皮肤蛔虫病主要表现为瘙痒,过敏及炎症反应,患者身体上会出现很多鳞屑,疥虫在瘙痒部位有固定大小的皮肤病损,可以出现红丘。皮肤会出现轻微发痒的症状,神经蛔虫病,在颅脑内,会表现出精神失常,惊厥,类似小脑的症状,患者会突然发生抽搐,吐核桃痰,嗜睡,意识丧失,强哭强笑,还会出现脑膜刺激症,脑部神经栓疹症状。
蛔虫病对儿童身体的危害
(一)体格发育方面:蛔虫病明显影响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如身材瘦小,发育不佳,缺乏抵抗力,易罹患传染病,因营养不良,还可在体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畸形如足外翻,鸡胸,脊柱畸形等。
(二)营养状况方面:蛔虫病使小儿食欲不振,喂养困难,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虚弱,消瘦,毛发干枯,面色无华,精神不振。
(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蛔虫病儿因经常腹痛,消化不良,所以不愿参加正常活动,甚至不愿走路,衣着不齐,行为反常,智力发育受的影响,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智力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可出现发烧,呕吐,抽搐,精神失常,昏迷,甚至是蛔痫。
蛔虫病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蛔虫病除在身体上造成痛苦的感受外,还可能在心理方面出现一些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行为异常,情绪变化,性格孤僻,甚至心理失常,像失眠,多疑,紧张,健忘,焦虑,抑郁,恐惧等,这些都影响蛔虫病儿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
针对蛔虫病家长应该如何准备:
一,最好采取食疗的方法:
1,蛔虫病多半是人体从口而入的,所以食疗首要的是要讲卫生,忌吃生冷,或者在食物当中有蛔虫寄生虫卵,不吸烟,不吃酸汁,特别是不饮生水,不吃生食,不生食用未经煮沸的食物,避免喝生水等方式,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蛔虫病。
2,蛔虫病需要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是抗生素治疗蛔虫病的效果并不是很满意,而且大量的抗生素还容易造成身体的其它疾病,副作用比较大,食疗的方法就相对安全很多,蛔虫病患者的症状是腹痛,腹泻,发热,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对于蛔虫病的不适症状,食疗的方法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1)金不换三鲜汤:鲜南瓜500克,鲜藕250克,鲜菜蕊250克。将南瓜去皮,切薄片,藕,菜蕊洗净,然后一起下锅煮至熟烂,加适量食盐调味,喝汤吃菜和藕。
(2)鸡内金猪健脾汤:连皮带筋的鸡内金30克,淮山药20克,健脾开胃,补肺止泻。鲜鸡蛋1个,蒸熟。共煮至熟烂,去鸡蛋皮,吃蛋饮汤。
(3)茴香炖煮肾:小茴香20克,猪腰子1对,猪肾1对,姜3片,葱3段。将猪腰(即猪肾)纵向剖开,剔除外筋,洗干净。猪腰切块,纳入洗干净的小茴香之中,扎牢。与生姜,葱一起下入煮沸的沸水锅中,汆烫20分钟,捞出,洗干净。将猪腰放入锅中,加清水4碗,小火煮40分钟,加食盐3小匙,白糖1小匙。不用去掉小茴香,一起食用。每日2次,每次1碗。
二,需讲究个人卫生:
1,搞好饮食卫生和餐具卫生,注意消毒,杜绝病原,讲究粪便消毒和厕所卫生,及时清洗浸泡污染物,并且及时清理粪便。
2,注意个人卫生。处理粪便后,大便后,要洗手,然后洗脸,其他勤洗衣服,勤涮拖鞋,还要经常清洗体表。特别是长时间与粪便接触的皮肤,要注意卫生,保持干燥清洁,尽量不要用手去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