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狸犯法吗?
宠物市场的扩张,使得猫咪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宠”。除了常见的品种猫之外,不少“铲屎官”开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狸花猫,但有人却说养狸花猫会犯法?
“狸猫换太子”是民间故事《东坡梦》中的一个桥段,在民间传说中,被掉包的“狸猫”被赋予一种不祥的寓意,成为奸邪的代名词。
民间一直认为狸猫是不祥的预兆,甚至有说法称狸猫会“吃小孩”。在民间,“狸猫”和“儿童”联系在一起会被人理解为阴谋、陷害孩子或伤害孩子,所以才会出现“狸猫换太子”这个民间故事。
在旧时,尤其是农村,人们将“狸猫”理解为一种具有攻击性的、喜欢吃孩子的动物,所以才会说狸猫换太子。
那么,“狸猫”在现代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狸猫,学名野猫,在中国有大量的野生种群,但尚未形成濒危等级。
在中国,野猫作为外来物种,已被列入入侵物种名单,禁止饲养。但鉴于野猫的祖先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再加上野生狸猫已被列入野生动物名录,所以并不将野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
既然野生狸猫并非外来物种,更不是什么濒危动物,那么,用“狸猫”这一名字来命名中国本土猫科动物是否不合适?
中国本土猫科动物并不叫“狸猫”,而叫“中华狸猫”。中华狸猫隶属于猫科猫亚科野猫属,和家猫是同一个属的动物,它们在基因上更加接近,而非所谓的“狸猫”。
家养宠物,尤其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中华田园猫”、“田园犬”等,实际上都是“洋玩意”的代称,如“中华田园犬”,过去人们叫它黄狗,因为它们都是外国品种在中国本土的再培育,所以,人们将它们称为“中华田园犬”。
从科学上来说,“土猫”“土狗”的命名十分贴切,而且,这些土生的动物,本身与西方品种并无本质区别。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从民族情感来说,人们并不希望看到“土”这个字,“土”字,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土气”“低端”的形象,很容易与“廉价”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