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的动物聪明吗?
猫知道自己在喵喵叫的时候会得到什么?它们的叫声所表达的意思真的是它们所认为的那样吗?或者,是不是它们更清楚人类对待它们的反应仅仅是因为它们喵喵叫了,而不是因为它们想表达的具体意思?这些问题属于一个大课题,即动物内心在想什么?
目前,人类正在研究各种会学习的动物,其中也包括猫。研究的最重大突破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有一名研究人员用经过仔细设计的实验解决了这一难题。随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开始兴起,研究人员发现,其实动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得多。
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科学家和语言学家Steven Pinker说:“在20世纪之前,大多数人都相信动物没有心智,它们就像会动的自动木偶一样。即使是达尔文这样的生物学家也认为,相比于人的心智而言,动物的心智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或者没有心智。19世纪出现了笛福(D.Fyodor Dostoyevsky)和托尔斯泰(Tolstoy)的一些文学作品,作者倾向于赋予动物和人类相似的心智。”
20世纪初,动物被认为是没有心智的,这种想法导致了行为主义的兴起。例如,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B.F. Skinner)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由于刺激,即先前的经历引发的直接反应,并且所有事情都可以用这种刺激-反应的术语来研究,这样就不需要考虑动物的思想了。Pinker说,这种研究方法被发现是行不通的。
他解释说:“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不可能仅用学习模型来解释甚至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更不用说其他动物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动物的实验设计得越来越巧妙,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动物。”
Pinker说,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将动物的行为解释为由心智推断而来的。例如,如果一只乌鸦故意将坚果放到行车道上,让汽车将坚果砸开,那么它的行为可能是由以下推断而来:“那条路上有汽车,汽车可以砸开坚果。如果我沿着那条路走,把坚果扔到路上,汽车开到这里就会把坚果砸开,我就可以吃到坚果了。”
Pinker说,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新的方法研究动物如何解决问题并推断其心理状态,然后将结果与动物行为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动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得多。”
尽管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动物像人类一样思考,但研究结果确实表明,动物可以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使用类似于人类的思考模式。
他解释说:“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心智系统在动物中完全没有进化,或者我们在人身上看到的心理系统与任何在动物中看到的系统存在根本不同的特征。我们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案例,但将来有可能会发现。到目前为止,一切的迹象都可以证明,我们与动物有着某种心理连续体,包括我们通常认为很聪明的一些功能。这一点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