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眼睛形成原因?
人类遗传的遗传颜色是遗传基因(genetic coloration),由位于细胞核内的 DNA 控制。当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 DNA 传递到细胞质中时,会在细胞核外表达成 RNA。这个过程会持续一生。
由于基因是连续序列编码的,因此从基因到颜色往往存在连续性。例如,如果一对夫妇中一方的 R1b1 基因出现一个突变,导致其中一段 248 个碱基对序列变为 UAAAUUCAGACAGGCUGG ,那么他们的后代就都有绿色瞳色;如果这一突变的另一个伴侣也是同样的突变,那他们的每一代都拥有相同的绿色瞳色。 然而,人类的眼珠颜色并不完全是受遗传控制的。在一项涉及 5000 人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绿眼睛不是由遗传导致的[1]。这些非遗传性绿眼睛的人并不会将这个特性传给下一代。 环境因素对于眼睛的颜色有重要作用。在一项关于雪鸟的研究中发现,紫外线照射能够改变鸟眼的色素的数量,使它逐渐变成淡蓝或绿蓝色[2]。 在另一项关于红腹灰雀(Cardinal)的实验中,研究者给小鸟喂食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发现它的眼珠颜色可以由黄变橙再变红。他们进一步指出,这种变化是由小肠中酶的活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同动物的小肠中所含的酶对于营养的吸收是不一样的,由此而导致身体色素的变化。 除了上述外在因素以外,一些生理状况也会造成眼睛颜色的变化,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光照强度等都会影响眼睛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