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长寄生虫会拉稀吗?
寄生虫病是猫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病,根据寄生的部位可分为胃肠寄生虫病、体表寄生虫病和寄生虫病。其中,胃肠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是蛔虫病和球虫病。
蛔虫病
蛔虫病是猫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粘膜,少数寄生在结肠粘膜。虫体多为丝状或椭圆形,常有齿状或结节状的角质膜。蛔虫病一般发生在3个月至4周岁左右的宠物猫,超过4周岁发病的猫比较少见。蛔虫病可以单独存在,但大多数是在染有胃寄生虫或肠绦虫的情况下感染,或受到寄生虫毒血症的刺激,多数虫体常聚集在小肠内,以肠粘膜吸收消化物的范围较广,因而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液和酶的活性升高,使胃肠蠕动加强,食欲增加,粪便呈白色或黄色,泡沫状,有腥臭味。
球虫病
球虫病又名蠕虫病,是致病性蠕虫感染引起的畜兽地方病。病猫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腹部疼痛和异食癖等肠道症状,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血浆蛋白减少,使病猫抗病能力下降,易患其他疾病而不能正常生长。临床症状不同程度腹泻、呕吐和食欲减退,偶有便秘。贫血、消瘦、体弱、发育迟缓,有些病猫消瘦衰竭,发生异食癖如吃泥土、砖头、纸屑等。有时可见病猫肛门周围粘液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