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有哪些病?
一、热病的分类 一般将热病分为两种,即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这里所说的非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生理性疾病或营养性疾病,是由于饲养过程中操作不当、食物搭配不合理等引起的疾病;而传染性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直接接触等方式引起热带鱼的感染,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在实际中,多数的热带病都是由上述两种类型混合引发的。对于细菌性传染病来说,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由于机体防御机制起作用,表现为炎症反应,此时细菌大量繁殖,同时会产生一些毒素,引发全身症状。而非传染性因素多是由于饵料配合不合理、水质恶化等引起的,一旦停止不良饵料来源或及时更换清洁的水体,多数鱼可以恢复。
二、常见疾病 1.水霉病 为常见的热带鱼真菌性疾病之一,由水霉目寄生虫寄生在鱼体表吸收养分所引起,虫体呈白色菌丝状,当幼虫孵化出壳后在鱼体表游动寻找寄主,若碰到鱼体表黏膜就会钻入其中,以皮脂为营养生长蔓延,严重时菌丝深入肌体组织,产生炎症反应,使鱼表现为厌食或绝食,皮肤溃疡,粘液增多并丧失光泽,行动迟缓直至死亡。 本病流行广泛,四季皆可发生,尤其以冬季气温较低时更为多见。预防本病首先应注意鱼体的清洁消毒,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换水,控制温度;治疗可用3%的盐水浸泡病鱼,每隔20分钟重复一次,连续3次,或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
2.白点病 又称小瓜虫病,是由水生寄生虫——寄生性原生动物(原虫类)异尖线虫中的异尖绦虫感染所致。虫体颜色发亮呈白色,其大小和幼虫期的形状相似,体内含有较大的油脂粒,可漂浮在水面上。 当病鱼进食正常但体色变淡,身体表面及鳍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尤其是在鳃盖内侧和腹鳍的前方出现较多时,则有可能是患有白点病。 防治此病首先要控制好水温,使其保持在28℃左右,此环境不适合异尖线虫的生长发育;其次要彻底消毒,用10%食盐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左右,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三、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较常见的热带鱼病,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疾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要想养好热带鱼并避免其患病,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